發佈單位(人):
于百齡美術館



活動主旨:大陸收藏快報專題報導于百齡大師(2014.9.3)


活動地址:
活動日期:2014年09月9日~2015年09月9號
主題類別:專題報導
推薦活動:
活動內容:

 

 台灣繪畫名家于百齡:拒絕賣畫給日本首相
大陸收藏快報2014年9月3日報導于百齡大師
記者:王煒
 
        于百齡生於湖南,少時就讀於私塾,熟讀古書,四書五經背誦如流。13歲喪母,無力繼續學業,後從軍前往臺灣。再後來,他投身藝海成了一名職業畫家。

  畫梅因為最能體現中國人精神

  于百齡初從黃鷗波、李仲生、何鐵華、馬白水、邵幼軒等名家習畫,再拜入黃君璧、溥心畬、金勤伯、胡念祖等名師門下,受到悉心傳授,深得諸名師的關愛。

  于百齡在國畫創作上人物、山水、花鳥兼擅。其創作的人物,無論是踏雪尋梅的隱士還是道釋人物都線條流暢,設色明快;其山水則師法君璧、念祖二師的風格,且自出機杼,無論是隨手寫松石、寫雲海均潑墨起雲煙,妙化如神造,神韻墨趣躍然紙上;其花鳥則多以寫梅為主,因為梅花最能體現中國人的精神。

  于右任稱其畫中可見書法線條的美,廖繼春從其畫中看到東方水墨與西方色彩的融合,黃君璧贊其作品創新而不流于俗套,葉醉白譽其畫作有萬馬奔騰的氣勢

  拒絕賣畫給日本首相

  由於其字畫早年即在日本很受歡迎,于百齡曾遠赴日本賣畫20年。

  雖說是賣畫,但他依然有自己的原則風骨。一次,他在東京開畫展,有日本商人看中了一幅畫作,希望購買贈送給當時的日本首相岸信介。他聞言立刻堅拒,只因不喜歡攀龍附鳳、巴結權貴。

  但于百齡喜于結交貧寒高士,對於窮朋友,他是來者不拒,對於真正懂畫之人,更是大方贈與。

  一顆推陳出新的赤子之心

  于百齡早年最拿手的絕活是工筆仕女、人物佛像,但卻自覺這些畫都已經落伍,毅然棄而不畫、另起爐灶,探求表現自己個性與思想的新畫風。

  他尤精松、竹、梅,又感覺變化再多,仍是大同小異、墨守成規,不離傳統束縛,於是效仿齊白石衰年變法

  為兩岸藝術交流盡心盡力

  1987年,為弘揚國畫藝術,于百齡創辦《中國美術》雜誌。

  自雜誌創辦以來,他勤於撰文介紹國畫藝術,還親自撰寫介紹臺灣前輩畫家的藝評專稿,為國畫藝術在臺灣的傳承與發展做出很大的貢獻。通過這塊藝術陣地,臺灣一些志同道合的藝術界人士聚到一起,談藝術、談創作,談弘揚國畫藝術的責任與義務。經過一段時間的雅集,他們認為要更好地弘揚國畫藝術,必須成立一個屬於自己的藝術團體。1992年,于百齡與陳秉環、王太田、簡大坤等63位藝友,共同發起成立臺灣中國藝術協會,並被推舉為首任會長。

  為促進兩岸書畫藝術交流,他數十次往返兩岸,辦個展聯展,廣結藝壇好友。在其努力下,1993年即在臺北成功舉辦了兩岸名家聯展,展出兩岸畫家的作品200餘幅;同年又邀請大陸畫家彭林、李濱星、曲德亮,赴台舉辦三人聯展,在兩岸藝術交流史上寫下一頁。

(王煒)

 
 
 
 
 
 
手機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