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單位(人):
國立臺東大學美術產學中心
台東縣台東市臺東市大學路二段369號


活動主旨:「正興陶甕村」一場述說與記憶的流動


活動地址:中華會館、霎時客棧
活動日期:2017年05月22日~2017年06月19號
主題類別:專題報導
推薦活動:
活動內容:

    陶甕承載著排灣族與魯凱族人濃厚的文化記憶和社會功能的意涵,也在淺移默化之中代表了文化象徵,成為族群生活上不可或缺的一環。如今陶甕不僅凝聚了民族的意識,更成為了重要的文化資產。透過此次「正興陶甕村」展覽,一窺東排灣族和魯凱族人的世界。集結了許多在地陶藝家們溫潤而詳實的陶甕藝術品,細膩地刻畫著傳統的文化內涵。讓您在欣賞之中感受到文化的撼動力,也讓這個逐漸消逝的文化能夠延續。

    視為歷史記憶的延伸,台東縣金峰鄉正興村以獨特的陶甕作為文化產業的基石。素有「陶甕的故鄉」之美名,早在1995年,社區發展協會便開始致力於復原傳統的技藝,在塵封的歷史記憶中挖掘、重塑了傳統的古甕精神,營造出地方特色。正興村陶甕復原了失傳的古陶甕,也不再限於傳統規範的框架,傳承了陶甕新與舊的雙重意涵。除了讓大眾可以認識傳統、讓部落族人可以貼近祖先的經驗,也讓外界觀眾感受多元文化。金峰鄉正興村搖身一變,成為陶甕村,確立了品牌價值的定位。

     展出者之一的宋林美妹Gimamavan,是比魯部落的老頭目,也身為比魯工作室的創辦人,自1996年開啟了現代陶藝製作的旅程,為了重現陶甕風情,積極主動的學習與製作。從她的作品可看出rerlerdan的經典遺風注入的新意與巧思,轉變成新風格的能量。陶甕創作靈感來自生活周遭的原始情感。如雕刻著的樹葉紋裝飾,是當施巫法專用的樹葉,象徵著緬懷過去的部落生活。而甕體上的母親紋手,則是表露了思懷母愛的心。

      對陶甕充滿熱情的曾金枝Galersks,是排灣族族人,曾製作了五十個仿古和創新的陶甕,鑽研著早期部落的陶甕風格,並加以復原。她曾表示,部落的紋路與圖示都有不同的功用與規範。例如頭目有其專屬的圖示紋路。因此她的創作中的每個紋飾都有它們的意義。

     參與此次展覽的陶藝家沙桂花Aulin獲獎無數,曾以作品「大地的護靈」獲得第九屆工藝之夢入選;作品「女頭目」陶藝類獲得中華汽車原住民工藝獎第二名,2009年獲得臺東縣「原藝美藝」刺繡類第二名,隔年更獲得第一屆原住民工藝薪傳獎。堅持創作的成果也讓她在前年入圍了臺東縣亮點工坊計劃點創工作坊的殊榮。

      許多在地的陶藝家熱情的參與,更使得這次展覽更添可觀性,如歐銀花、歐春妃、麥承山、宋賢次、鄭振興、葉秋美、王昱心等優秀的創作者。歐銀花與歐春妃是姊妹,兩人於1994年開始學習陶藝,相互切磋精進,除了熟捻傳統的陶甕製作,更致力於創造新的現代創意圖紋來點綴陶甕。麥承山於1997年展開傳承其師-李永明老師的工作,擔任正興社區陶藝老師與台東縣政府原住民教師傳統陶藝講師。更於1998年榮獲行政院原民會的「促進原住民社會發展有功個人」獎。麥承山以半形甕作品聞名,可搭配家居飾物或插花,讓藝術融入生活之中。

       在二十幾年發展之下,陶甕有了創新的演變成果,被族人們視為是藝術創作的作品,在造型上呈現了多元的表現,並以傳統壺型元素為基底,再加入個人的心靈元素、故事元素。陶甕的意涵突破了家族的承傳,轉變成述說個人心靈的歷程。有部分陶甕發展成生活用品甚至是文化商品,陶甕上的紋樣也不會像傳統的一樣擺放在特定位置上,而是根據創作者的意思自由創作 ,創作者都清楚地敘述出自己創造的故事。

手機導航:
中華會館、霎時客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