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藏閣 - 水墨 - 李耕-一套四件/水墨畫 -791artcpcdk0775

(10500791-十二)

藝術家-李耕

作品名稱:一套四件

作品類別:水墨畫

作品規格:26*106*4

-----------------------------------

 

其他資訊:

李耕為近世國畫名家,仙遊畫派創始人。父李步丹為民間畫師。7歲上學,9歲因家貧輟學,13歲隨父繪丹青繡像,浪跡民間,鬻畫為生。25歲喪父後,獨立賣畫糊口。1924年孫傳芳舉辦華東五省美展,其作《彌勒佛》獲第一名。20年代末,徐悲鴻到閩審查福州畫展,對其創作曾在《申報》撰文褒揚。1953年應聘福建文史館館員,1954年當選福建省政協委員。1959年為人民大會堂繪製巨幅屏風。曾任福建美協副主席。繪畫除繼承家學外,曾師法吳道子、仇英、唐寅、黃慎、杜鰲、華新羅、上官週、鄭板橋等古代名家,早期受黃慎影響最深。擅長佛教人物,人物畫有高超的造型技巧和創新風格,內容多取材民間故事傳說,多系羅漢、八仙及李、杜等歷史人物,而又不失現實意義。至中晚期,自樹一幟,形成八閩畫“李耕畫派”。1959年成立仙遊李耕國畫研究所,培養了一大批畫家。繪畫用墨氣勢雄健,揮灑自如,寫實中善變化,平易中見技巧。徐悲鴻贊其畫“揮毫恣肆,可以追踪瘦瓢”。山水、花卉創作亦見功力。兼通書法、詩文、金石、雕塑、弦琴等。
藝術經歷
李耕1885年出生於仙遊縣度尾鎮,青少年時代隨父流浪賣畫,並自學詩文、書法、琴藝。憑著鍥而不捨的追求和藝術的慧眼靈心,他逐漸從民間畫師脫胎成為文人畫家。1924年,李耕創作的《彌勒佛》在“東南五省畫展”中獲首獎。1928年,他創作的《達摩》、《東坡笠屐》、《踏雪尋梅》等在“中法繪畫聯展賽會”上榮獲第一。徐悲鴻觀後在上海《申報》發表畫評,予以高度評價。
李耕畫作
李耕畫作圖冊
約1937年,李耕開始撰寫《菜根精舍畫論》。抗戰時期,他創作了《屈原》、《鄭成功》、《岳母刺字》等許多愛國題材的作品,以振奮軍民士氣。他生性恬淡,雖在戰亂中過著生活艱難,仍保持高潔人品,恥事權貴,為逃避軍閥達官索畫,隱居楓亭,作《虎背逃禪圖》。抗戰勝利後,他創作的工筆重彩《五百羅漢圖》,被譽為長卷傑作。李耕國畫藝術在20世紀的中國畫壇上獨具一格。早在1928年,徐悲鴻就以“有以奇拙勝者,首推李君耕,揮毫恣肆,可以追踪癭瓢”予以高度推崇。弘一法師將其與齊白石並稱為“北齊南李”。他的藝術特點是誇張有度、變形有方、隨心所欲又形神兼備,體現了東方哲學審美思想。在筆墨方面,其剛勁、堅韌的線條是有史以來文人畫家不敢選用的奇特形式,山水、人物、花鳥、工寫行筆走墨揮灑自如,其道釋人物畫脫出前人窠臼,形成栩栩如生的藝術面貌。解放後,李耕又一次煥發藝術的青春,創作豐碩。他先後把自己的500多幅作品無償贈送給國家。1959年,他應邀為人民大會堂繪製《松青鶴白東方紅》、《松鶴遐齡》巨幅堆漆屏風畫及《梅蘭菊竹》四條屏,兩屏風畫長期陳列於國賓廳,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在屏風前與外國政要合影,被譽為出鏡率最高的屏風。1961年中國美協在京舉辦“李耕、陳子奮、李碩卿國畫展”,展出的百幅作品中李耕作品佔了70幅。1959年,李耕國畫研究所成立,成為我國首例為在世畫家命名的專業機構。陳毓和、李樸、孫仁英、楊啟輿等人均曾入所學藝。儘管李耕於1964年逝世,但李耕國畫研究所成立47年來,丹青好手輩出,莆仙一帶逐漸形成了“李耕畫派”,有人又把李耕、李霞、黃羲為代表的畫派稱為“閩中畫派”。

 

▪▫▪▫▪▫▪▫▪▫▪▫▪▫▪▫▪▫▪▫▪▫▪▫▪▫▪▫▪▫▪▫▪▫▪▫▪▫▪▫▪▫▪▫▪▫▪▫▪▫▪▫▪▫▪▫▪▫▪▫▪▫▪▫▪▫▪▫▪▫▪▫▪▫▪▫▪▫▪▫▪▫▪▫ 

購買商品注意事項:

*如有侵犯著作權,請來電告知並且馬上下架。無意侵犯*

*所有圖片僅供參考,以實際商品為準*

▪▫▪▫▪▫▪▫▪▫▪▫▪▫▪▫▪▫▪▫▪▫▪▫▪▫▪▫▪▫▪▫▪▫▪▫▪▫▪▫▪▫▪▫▪▫▪▫▪▫▪▫▪▫▪▫▪▫▪▫▪▫▪▫▪▫▪▫▪▫▪▫▪▫▪▫▪▫▪▫▪▫▪▫

您的瀏覽紀錄Recent viewed

+ more